12月27日下午,上海节能服务产业峰会暨创新发展助力产业绿色转型论坛在花园坊举行,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活动。峰会以创新发展和绿色转型为主题,发布《2024年度节能服务产业报告》,公布了2023年度节能服务收入前十企业和2023年度节能服务创新发展潜力型企业名单,为绿色低碳服务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揭牌,并举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种种迹象说明,上海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发展绿色低碳服务产业,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根据新发布的《2024年上海节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年在疫情结束后,广大节能环保服务企业重整旗鼓、负重前行,本市节能服务市场逐步回暖,从业人员规模略有增长(增长2.1%)。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本市节能服务企业抓契机、促创新、补短板、拓市场,为促进产业发展协同发力取得了较好成绩。企业品质和服务的品质均有所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均有所增加。本市相关节能配套政策措施和银行贷款投资积极影响市场,使疫情期间中断的项目得以恢复实施,因此本年度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和节能技改项目数量较上年有所增加。
自上海市发布《上海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来,上海市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各领域用能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深层次地融合。由此本市的节能降碳服务市场继续拓展,通过推出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储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智慧节能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等,绿色低碳服务项目数量和签约率均有所增加。2023年绿色低碳服务占比15.7%,同比增长14.1%,新能源技术服务、智慧节能技术服务等正加快走向市场,满足多种层次需求,展现出节能环保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正在加快,绿色降碳服务成效逐步扩大。
为进一步推进双碳服务行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专业化服务队伍,适应双碳服务市场需求,本次峰会上,由本市从事绿色低碳服务的企业、认证机构、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绿色低碳服务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揭牌。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担任主任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市能效中心、上海远景科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担任副主任单位。专委会的成立,将对于上海市绿色低碳产业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4年,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服务方式,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的应用推广,为经济稳步的增长注入新动能。2024年,本市通过审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7个,投资额1.36亿元,审核节能量3.4万吨标准煤。本次峰会上,上海合同能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成立,该平台设置了融资服务、项目对接、信用评估、信息发布等十大功能。
同时峰会上发布2023年度节能服务收入前十企业和年度节能服务技术创新发展潜力型企业。本市节能服务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在技术创新方面却较为亮眼。如上海振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硅钢含氢尾气回收、固体颗粒储能技术等10多项固碳和储热储能技术,促进了钢铁行业的尾气回收,减少污染物排放。又如上海溱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开发了新型蒸汽疏水阀,每台装置都配置在线数据采集,通过远程数据掌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智慧冷凝水排放装置和蒸汽管网的全天候监控管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上海市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提高终端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上海市已培育出一批综合能力较强的节能服务企业,拥有一批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应用场景,在峰会上,又有8个新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举行签约仪式,为上海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以上举措,预示着上海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将伴随“五大新城”建设、双碳工作目标推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蹉跎前行,勇往直前。同时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市节能中心、市能效中心、市信息中心、市节能减排中心、部分区经委、市工业集团、工业园区、银行、新闻媒体、节能服务公司等共计200余人。